当前位置: 抗战小说> 历史军事> 冠冕唐皇> 0760 唐家有我,我有一剑

0760 唐家有我,我有一剑

道理, 但如今仍是有条不紊的行军, 可见雍王还没有真正做出以武力干问朝事的决定,氛围虽然紧张,但仍不失挽回的余地。
怀着这样复杂忐忑的心情,李思训等人又在潼关关城中等候了几天的时间。在这段时间里,他们的行动也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限制,甚至可以在关城周边游走观察一番,守关将士们对他们的身份仍然不失尊重。
这样的待遇,也让李思训等人感慨良多。近年以来,朝廷与行台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,而行台在朝士们心中的印象也是颇为恶劣,讲起来就是骄横、跋扈等等各种负面评价。
但其实说实话,朝士们整体而言真正实际感受到行台跋扈并不多。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负面印象,一者在于行台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态的霸府机构,并不利于中枢权力的集中。一者就在于从关西迁移到神都的那些勋贵、世族门户们,他们都不遗余力的通过自身在关中所遭受的刻薄待遇,宣扬行台种种狂悖事迹。
特别是后者,乃是行台威胁论的主力,乃至于一度言之凿凿,认为东西必有一战。
“观此关防人事,由小度大,可知陕西道并非法外之乡,雍王殿下也并非专擅独断、孤僻绝众之人。”
李思训不无感慨的说道,或是真的有感而发,或是想要以此安慰自己。
身边众朝士们听到这话,别人还没来得及开口回应,同样有份出使的李峤则忍不住笑起来:“旧时雍王殿下在都,谁人不目为天中雅客、以与雍王殿下坐而论欢为荣?唯是出掌分陕之后,需以权威慑众,不再专务俗情,才渐渐为邪流中伤,俱非正直之论,徒博智者哂笑而已。”
李峤与雍王交情不俗,雍王当年尚未为时流所重,彼此已经是诗文之友。只是在神都革命那一段敏感时期里,因其舅父张锡的缘故与雍王有所疏远。后来张锡遭贬,李峤也受到连累,外任淮南,随着张锡再次拜相得以返回朝中。
这一次雍王东行,朝廷的意思是以和为贵,所以在选择使者方面也用了一番心思。李思训既是宗家别支长辈,又是当朝宰相,而且过往与雍王并没有什么龃龉争执,所以领衔此事,李峤也因与雍王的旧时交情而豫此行。
“方今朝情多艰,唯是和气为尚。雍王本就镇国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