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抗战小说> 其他类型> 大唐腾飞之路> 1696 箫七的故事

1696 箫七的故事

杨开略下到河岸,瞥了一眼老江,没好气的哼了声,背起手,转身就往工坊走去。

“啥?小七也要走?怎么回事?”老江闻言一惊,连忙跟上来追问。

“你问我?”杨开略闻言停下脚步,回头瞪了老江一眼:“那我问谁去?”

“你也不知道?这好好的,怎么都说走就走?”老江一头的雾水,看看前面的杨开略,又看看那边的小楼,感觉脑袋里犹如一团乱麻,今天这事,怎么感觉透着一股古怪?

“对了!让小王八……咳咳,让孙子去问问!他跟箫七交好,说不定能问出点啥!”半响过后,心乱如麻的老江终于一拍脑门,转身匆匆找他的“乖孙”去了。

等晚些时候,小江再见到箫七时,他的七哥已经在房间里架上了火锅。

只不过红铜制成的锅子里烧的,不再是上好的木炭,而是一封封书信。

小江偷偷瞄了一眼,发现有些信,甚至连火漆都没打开,就被投入了锅子里,慢慢燃成了一片灰烬。

“七哥?”

小心翼翼靠到箫七的身边,小江试探着喊了一声,却发现一向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七哥眼圈发红,眼角也有晶莹在闪烁。

“七哥哭了?”发觉这一点的小江心中一阵慌乱,正不知该如何安慰的时候。

箫七却已经挥袖擦了擦眼角,低声吩咐道:“煮上水。”

“啊?哦!”小江一愣,这才反应过来,连忙取了水倒入锅内,原本被烧的滚热的铜锅立刻“刺啦”一声,无数热气升腾而起。

早就滚烫的火锅在添上水后,很快就被重新煮开。

这期间,小江也找到了那几条被丢到门边的黑鱼。

洗净,去脏,切片,看他熟练的手法,就知道这事情干了不止一次两次了

锅子中的书信很快就燃尽了,但是小江早就娴熟的找来木炭续上了火,红彤彤的木炭被风一吹,不时爆出几个闪亮的火星。

切成纸张一样薄的黑鱼片并不需要太多的佐料,只要在清水中涮几下,沾上麻酱就是绝顶的美食。

而且,与其他鱼肉不同,这种黑鱼肉煮多长时间,就会有多少种变化。

煮的轻了,它会如同薄脆骨一

章节目录